如果男人有月經
《空間就是性別》/畢恆達/心靈工坊/2004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勵馨基金會曾做過調查,不論男女都以非常隱晦的態度來面對女人的月經,
甚至連「月經」這兩個字都難以啟齒,於是使用「大姨媽」、「好朋友」、
「我那個來了」這種曖昧的詞語。七成以上的男女對月經持有負面的印象,
女孩覺得月經很麻煩、長輩會耳提面命不能吃冰/洗頭/游泳,
或者會受到警告,月經來時不乾淨,不能到廟裡拜拜。此種諸多對於月經的
污名,對於少女的成長造成很大的打擊。
《內在革命》的作者史坦能(Gloria Steinem)寫過一篇發人深省的短文,
叫做「如果男人有月經」。她提問:「如果突然之間,男人有月經,而女人
沒有,那將會發生什麼事?」她認為答案非常簡單,月經從此就會變成值得
羨慕,可以大肆吹噓的男性事件。男人會開始吹噓他的經期有多長、量有多
少;社會將會對男孩初經來潮進行標記,透過儀式或者宴會來證明這個男孩
終於長成男人;國會將贊助國家停經研究中心的研究,衛生棉相關用品將由
聯邦免費支助。
軍人、右翼政客和宗教基本教義派將用月經(men-struation)來證明只有
男人可以當兵(你必須自己流血才可以讓敵人流血),或者擔任傳教士(女人
如何可能為了我們的罪而流血?)。男性知識份子會認為女人不適合就讀數
學、物理,因為女人如果沒有天賦去計算月亮和行星的週期,那怎麼可能掌
握時間、空間、數學或測量?
反觀台灣的民間習俗,月經向來被視為不潔、不祥的。即使是女性土木工程
師也不能進入興建中的隧道工地,否則隧道有倒塌的風險。對討海人而言,
船頭是神聖的,關乎漁獲量多寡,所以女人不能從船頭上船,否則漁船會空
船而歸。澎湖有個離島,漁船平常不准女人上船。島上有位女護士,是全島
唯一的醫護人員,因此頗受屈民器重。有一天她接獲台灣電話必需緊急回台
,然而當天離島交通船沒開,必須借用漁船到馬公搭機。最後船夫特別通融
讓女護士搭船,但是在她上船的時刻,特地站在一旁燃放鞭炮,以除晦氣。
慶成醮的內壇為神聖境域,月經期中的婦女與戴孝者同被視為污濁之人,絕
對嚴禁進入,否則有褻瀆神明之嫌,必遭厄運。特技演員柯受良的飛越黃河
計畫中,給汽車起來和落地的台子搭建好後,特別下令不准「女人」踐踏,
以免表演時刻遭遇不測。這些禁忌一方面展現對於女性價值的貶抑,一方面
也限制了女性的行動和發展。目前在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會的政策指示下,
內政部民政司已經開始著手針對民間各種習俗(如婚禮、喪禮、祭祀等),從
性別的觀點加以檢視。
史坦能認為有權者的特質,無論它是什麼,都被認為比弱勢者的特質來得好
,這跟邏輯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。透過史坦能提出的練習,可以讓這些月經
禁忌背後的大男人思想一一現形。我們也可以想想如果男人會懷孕生小孩,
求職口試的時候,男人會不會因此不受聘用?薪水會因此比女人高還是低?
又,如果有個城鎮的居民百分之九十是同性戀者,而你做為少數的異性戀者
會遭遇怎樣的處境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女人有幾種?
有時候,不經意的一言一行反而比長篇大論能夠透露更多的真實。
社會學家Reinharz採取一種很有趣的閱讀性別的方式。她不看經典著作中的
主要論點,而是著重在序言、謝誌、旁白、插圖與舉例,這樣反而能夠讀到
逃脫作者意識檢查的想法。以《社會學的邀請》(Invitation to Sociology)
這本世界知名的經典來說,書中大量使用比喻和實例,然而總結書中女人出
現的形象,竟然依序是正在洗澡遭小男生偷窺的女僕、被原住民啖食的善良
老婦人、為年輕男人所擁有的女人、與丈夫相對無言千日的令人厭煩的女人
、患有夢遊症在超級市場中購物的家庭主婦等。她們不是「愚蠢、沒有性吸
引力的太太」,就是「男人性慾望與暴力的對象」。這些問題並非出自表面
的寫作風格,而是這些意象背後的性別社會學想像。原來偉大的、有知識反
省能力的男性社會學家,對於女人的看法也無法超脫當時男性社會大眾的性
別價值。
這種以男人為思考主體,將女人分為「可欲」與「不可欲」的想法,其實經
常可見。有一次我就聽到一位男教授說,女人有兩種:一種是美眉,一種是
歐巴桑。而根據一項國外研究,男警察把女警察也分為兩種:女同性戀(dyke)
和妓女(hooker)。總之這些分類都是建立在男人的性這個基礎上,同時也
都不看重女人的知識和能力。好玩的是,有次我問幾位女性,陌生男人有幾
種,她們也說有兩種:一種是會攻擊女人的壞男人,另一種是會保護女人的
好男人。
無論男人或女人的分法,都顯示了男人始終是主動欲望與攻擊的主體,
而女人則是被動防禦或受到攻擊的客體。
是啊!男人始終把焦點放在女人的身體,而無視於女人的成就。看看新聞標
題與報導就知道了。政治版面上有這樣的新聞:「新會期穿新衣,女議員十
八變」,記者關心的不是女議員的問政內容,而是她們服裝的顏色和樣式。
校園版裡有則新聞,某商工汽車修護科突破傳統招收女生,但是該校校長表
示,女學生不必像男學生一樣下場修車,只要學會原理,將來可以當汽車銷
售員;而女學生對班級氣氛有剛柔調和的作用,校風更加溫馨和諧。所以,
女學生學習技能不是重點,她們的功能只是陪公子的讀書而已。
體育新聞更是充斥著對於女運動員的意淫和歧視,「大成報」的體育版標題
:「藍鷹高球場,女將秀行頭,多數球員很涼快,外國球員很養眼」,女子
高爾夫球員的球技如何沒有男人關心,涼快與養眼倒是成為新聞的焦點。
「民生報」的體育新聞說道:「女單最令球迷振奮的好消息,是美國的
『性感炸彈』哈克洛亦將披掛上陣。加上『辣妹』庫尼可娃,各位球迷有眼
福了。」更絕的是,曾經位居世界女子網球排名第一的辛吉絲在獲得泛太平
洋賽冠軍時,「明報」的標題是「辛吉絲重登世界頭號女單寶座,在這場關
鍵賽事,性感盡顯」,旁邊放上一張辛吉絲的胸部穿梆照片。
我們可以試試性別替換法,想想這樣的標題:「男議員新會期穿新衣」、
「男球員既涼快又養眼」、「山普拉斯重登世界頭號男單寶座,在這場關鍵
決賽中性感盡露」,此時讀者腦中閃過的又是怎樣的畫面呢?
就連女警察在記者眼裡也不是打擊犯罪、智勇兼具的角色。當竹聯幫虎鳳隊
大姐大高美芳落網之後,負責押送的是台北市少年隊女警吳宜衡,這則新聞
攻佔了各大媒體的重要版面,然而東森新聞居然如此描述:「吳宜衡,魔羯座
、O型、體重六十公斤左右,有一七四的高挑身材、C罩杯的實力,而且,還
有一張超級明星臉。.....警察工作讓她忙得沒有時間交男朋友,只談過一
次戀愛的她,擇偶標準其實很簡單,對高高胖胖的男生比較有好感。她就是
少年隊之花,您,心動了嗎?」女警察的身體再度成為媒體消費的對象。
根本的問題出自於男人根深蒂固對於女人知識與能力的蔑視。我們可以對照
以下兩個實例。一位男教授稱讚另一位女教授羽毛球打得好,他說:「她好
厲害哦,打起球來像男人一樣!」他不是說這位女教授球速快、落點好、殺
球強,而是直接說她像男人。問題是,整個球場上大多數男教授的球技都比
她差,那怎麼會用像男人來稱讚她呢?反過來說,很多男人認為女人不會開
車,一看到轉彎沒有沒有打方向燈,停車停不進停車格,就會說:「開車的
一定是個女生!」。可是定睛一看,開車的竟然是個男生。沒關係,他會接
著說:「幹!一個大男人,怎麼開起車來像個女人一樣!」弔詭的是,根據
交通部最新的資料顯示,汽車肇事率男性駕駛人是女性駕駛人的七‧三七倍
;肇事原因主要是超速、未注意車前動向。那究竟是誰比較會開車呢?
在主流男性社會裡,好的都歸男人,壞的都歸女人。如果女人只是臨摹,怎
麼可能比得上真跡!所以唯有打破以男人做為所有價值的判斷標準,對於知
識、能力與性別氣質加以重新界定,才能翻轉女人作為男人的對照和變異的
命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 Nov 29 Tue 2005 23:02
如果男人有月經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